江南体育-新核心崛起,球队实现胜利连连

精彩赛事 20℃ 0

  刚刚过去的七月,是中国互联网少有的蜜月。

  由于美股大涨,在纽交所上市的阿里巴巴市值突破4000亿美元,成为亚洲市值最高的公司,全球排名第七。

  在香港上市的腾讯同样让人惊喜。7月市值累计升幅达11.6%,高点时曾突破3万亿港币。

  百度的表现更有扬眉吐气之感。财报显示,百度第二季度营收为208.74亿人民币(约合30.79亿美元),同比增长14.3%,净利润为44.15亿元(约合6.51亿美元),同比增长82.9%。之后股价大涨9%,市值逼近800亿美金。

  对搜狐来说,7月份是双喜临门。一面是营收同比增长10%,股价上涨11.76%新核心崛起,球队实现胜利连连;一面是旗下搜狗公司也将独立赴美IPO。

  13年前,王小川背着“灭掉百度”的使命,在张朝阳的授意下创建新核心崛起,球队实现胜利连连了搜狗。当年是个意气风发的年代,中国互联网还没有BAT这样的巨头,大家草莽英雄,不问出身,也互不服气。

  搜狗的发力点是网络搜索,这是百度的核心业务。两年之后,百度以该项业务为支撑,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,一跃成为中国互联网巨头。

  此后若干年,搜狗最初的使命看似越来越遥远,但强大的百度也没能掐死这个小对手,搜狗抓住机会,以输入法为突破,在巨头阴影下开枝散叶,最终长成国内第二大搜索引擎。

  搜狗13年的成绩单如何?上市后估值预计是多少?如何看待搜狗与百度的关系?搜狗也在All in AI吗?下面这篇文章,用数据和逻辑解答这些困惑。

  本文转载自量子位(QbitAI)

  作者 | 李林 李根

  原题 | 搜狗13年创业史,20载王小川往事

  搜狗(还)不是上市公司。

  然而2011年从独立拆分之后,搜狗每个季度都跟随搜狐一起,发布一份单独的“财报”。搜狗已经习惯了这样做,既像出于自身价值的证明,又似距离最后独立IPO仅差临门一脚。

  但7月的最后一天是个例外。原本应该对外披露的2017年第二季财报,搜狗最终爽约没能发出来,其掌舵者王小川以一封内部信,宣告13年的漫长旅程终于迎来小结和新开始:搜狗将正式启动在美IPO。

  是时候谈下搜狗了。

  搜狗成绩单

  自2011年拆分独立以来,搜狗已经从一家只为搜狐贡献了7%营收的小公司,长成了体量占到母公司近一半的“庞然大物”。

  有数据为证:

  搜狗2011-2016年营收,及占搜狐营收的比例 数据来自搜狐财报

  2016年,搜狗营收6.6亿美元,比2015年增长12%,占搜狐营收40%;今年刚刚过去的两个季度,搜狗营收第一季度1.62亿美元,第二季度2.11亿美元,分别占搜狐营收的43%和46%。

  当然,二者差距的缩小,不全是因为搜狗迅速成长。更确切地说,是搜狐业绩连年下滑之时,被搜狗渐渐追赶。其实近两年,搜狗的营收增长势头已经渐趋平缓:

  搜狗2011-2016年营收及增长率 数据来自搜狐财报

  2011年刚拆分时,搜狗宣布营收比上一年增长238%;而2016年的营收,仅仅比2015年增长了12%。

  搜狗2014-2017年各季度营收及同比增长率 数据来自搜狐财报

  按季度计算,搜狗营收的增长速度在今年的前两个季度又有所提升,不知接下来表现会如何。

  通过公开信息,我们还可以看到搜狗部分年份和季度的净利润。2014年,搜狗首次实现全年盈利,年度净利润3300万美元;2015年和2016年,搜狗年度净利润分别是1亿美元和9600万美元。而到了今年,搜狗没有再公布这两个季度的净利。

  实际上,搜狗的财报,不止想在搜狐体系中自证价值,更是想向外界传达自身的“行业地位”。

  对标百度

  虽说与母公司搜狐相比,搜狗一路更强更壮,但为“灭掉百度”而生的搜狗,又怎会甘于自我满足。

  对标一直都有,王小川始终用百度业绩衡量自我,而且数据展现的关系也颇为有趣。

  搜狗和百度2011-2016年营收及增长率 数据来自搜狐、百度财报

  首先是营收相差甚远。以刚刚过去的2016年为例,搜狗营收6.6亿美元,百度总营收101.61亿美元,是搜狗的16倍,而在百度营收中,来自网络营销的有92.94亿美元,是搜狗的14倍。

  搜狗和百度2014-2017年各季度营收及同比增长率 数据来自搜狐、百度财报

  2017年第二季度,搜狗营收2.11亿美元,百度总营收30.97亿美元,是搜狗的14.7倍,而百度营收中来自网络营销的有26.38亿美元,是搜狗的12.5倍。

新核心崛起,球队实现胜利连连

  然而其新核心崛起,球队实现胜利连连江南体育维度上,搜狗又并非不堪一击,特别是用户覆盖率。

  搜狗在官方网站上发布的新闻中引用CTR数据称,搜狗搜索PC端、WAP端和APP端总覆盖人群比例达32.8%,位居行业第二;搜狗搜索移动端月度活跃用户数达5.6亿,位居行业第二。

  BTW,搜狗官方去年还在新闻中引用过艾瑞MUT的数据,这份数据显示,2016年1月搜狗移动搜索月活跃用户数已经升至5.6亿。

  另外,搜狗和百度,都很重视移动端营收所占的比例。

  搜狗和百度2016年以来各季度移动营收占比 数据来自相关新闻和百度财报

  2016年第一季度,搜狗移动端贡献了44%的营收,而百度移动端贡献了60的营收。到今年,第一和第二季度搜狗营收分别有72%和76%来自移动端,而百度营收有70%和72%来自移动端。

  当然,之所以搜狗在财报中时时对标百度,也可能因为华尔街的故事有需要。毫无疑问,搜狗IPO估值,也得对标百度。

  估值

  搜狗上市估值多少?这一问题上,王小川自己接受外媒彭博采访时说:40-50亿美元。

  我们无从知晓王小川对自家公司估价的具体算法,但如果参照百度的营收和市值,数据上有据可循。

  根据百度最新财报数据,第二季度总营收为人民币208亿元,其中占比85.67%的搜索广告业务营收——网络营销收入是178.83亿元。

  而搜狗方面,按照王小川内部信公布的第二季度营收是14.5亿元,是百度搜索营收业务额的8.1%。

  依此推算,搜狗在美IPO的话,市值也大致也与百度保持相似比例,以750亿美元左右的百度市值为参照,则搜狗估算市值可达60亿美元。

  此外,如果把时间线拉更长,并且放到二者共同的“困难时期”——同样受困于互联网广告新监管政策的2016年来计算,那搜狗的市值就更接近王小川的说法。

  2016年全年,百度全年网络总营收为645.26亿元,搜狗是44亿元,比例是6.8%,按照百度750亿美元的市值估算,搜狗的估值约为50亿美元。

  不过另一方面,王小川肯定不希望资本市场完全按照百度来估量搜狗市值。

  从此前搜狗财报中展现的逻辑,以及王小川对外强调的数据来看,在移动端、增长率和差异化内容方面,搜狗希望市场借此看到自己未来的无限可能性——搜狗并非“小”百度。

  就在宣布IPO上市的内部信中,王小川谈到在最近财季里,搜狗移动端搜索流量增长50%以上,推动搜狗搜索整体流量比一年前增长24%。

  而且更为关键的是,移动流量增长带来的直接营收贡献。在2017年第二财季中,搜狗实现总收入人民币14.5亿元,较上年同期增长26%,其中移动搜索收入对整体搜索收入的贡献由去年同期的49%提升至76%——公司的移动端营收已稳稳成为绝对核心。

  更为有趣的是,王小川还有意将此数据与“竞争对手”进行了比较。新核心崛起,球队实现胜利连连他在内部信中说:“搜狗的搜索流量增速和收入增速已经连续26个季度明显高于竞争对手,这表明搜狗已经建立了差异化竞争力,进入了高速增长的快车道。”

  不言自明的是,这个“竞争对手”自然指的是百度,毕竟一个自居市场第二的搜索厂商,总不会拿数据与第三名竞争。

  此外,王小川谈到的“差异化竞争力”,底气多半来源是搜索内容生态的差异。目前在“腾讯系”内容的搜索上,搜狗较百度有绝对优势,在搜狗不仅可以实现对微信内容生态的搜索,还能连通知乎,而2016年底王小川最为看重的“明医”、“英文”等搜索频道,也是目前搜狗与百度相区分的垂直领地。

  而且面向未来,搜狗能讲的故事当然不止于“差异化”,人工智能才是最具想象力的远景。

  All in AI:激进派与维新者

  不少人对百度集团总裁陆奇那句“All in AI”的决心印象深刻。

  但搜狗其实也早已All in AI,只是没能公开喊出类似的口号而已,因为搜索公司原本就是未来面向AI而进化发展的科技公司。

  王小川自己还在交流中解释过,最为无奈的时刻,来自被媒体问起:“搜狗要转型做AI了?”

  王小川为此一遍遍解释:搜索其实就是AI,它的核心本质都是让机器像人一样思考,比如搜索引擎变得更聪明,就能够帮助用户选出更好的页面。

  这位搜狗CEO甚至还颇为认同百度集团总裁陆奇的判句:搜索是AI最好的场景,搜索和AI原本就是天生一块的。

  “由于深度学习出现后,会使得搜索更为强大,所以搜索公司是首批接触深度学习训练的群体,深谙数据训练和模型打磨,还都具备研读论文提升战斗力的能力,这就保证了算法先进性上不落伍。”王小川解释说。

  这也就解释了面向AI的技术和能力方面,搜狗和百度的相似性:

百度有基于语言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的度秘DuerOS,搜狗则把语音输入集成到手机输入法中;

百度打造参加《最强大脑》PK的小度机器人;搜狗就通过汪仔展现出知识答题方面的实力。

  实际上,在以语言和图像和核心的两大人工智能技术上,双方的实力很难分出伯仲。

  但并不意味着面向未来的AI方向上,搜狗和百度也会直接展开争夺:与搜索一样,双方开始差异化竞争,一个显得稳妥,旨在实现维新;另一个相对激进,希望毕其功于一役。

  毫无疑问,百度是相对激进的那一方。在2015和2016两年的江湖“失意”后,百度决心通过押注AI完成大变革,在陆奇加盟后,自上而下,从组织结构到业务,All in AI。

  在百度的首届AI开发者大会中,百度的整个思路也已非常明确:

  底端,建设百度云,提升计算力,可以为己为人输出AI计算力;

  中间,所有技术驱动力来自“百度大脑”,无论是算法、模型、架构,还是语音、图像等应用能力,都集成到百度大脑中;

  最上,面向开发者和产业,直接输出“端”方案,一个方案以家庭场景为核心,通过DuerOS赋能家庭智能合作方,让DuerOS成为语音交互时代的“安卓”;另一个方案则以车场景为核心,通过Apollo计划团队车厂、供应商,以及开发者,让百度的自动驾驶方案更快更广泛普及,其中也包括目前业内普遍认为为时尚早的L4级自动驾驶方案。

  不过,正是因为更加紧密地介入汽车供应和制造,也有观点认为,百度这样软件驱动的技术厂商,应该和硬件制造之类的保持恰当的距离——因为成本和投入实在不菲。

  但百度认为这是面向AI时代必须要有的勇气,也是百度的AI思路相对激进的原因:要么输掉过去所有,要么赢得未来一切,总之要毕其功于一役。

  技术方向相似的搜狗,则相对求稳,更希望通过维新完成面向未来的转型升级。

  总体而言,搜狗的AI思路主要两大方向,一是在“自然交互+知识计算”的技术路线图上持续探索,改进人机交互界面,让用户表达更自然;二是研究知识的表达、提取、推理计算技术,研发未来交互问答式的下一代搜索引擎新形态,实现“无处不在的搜索”。

  当然,这两大方向背后,核心底层技术,也被聚焦在了“语言”一枝上。

  那家庭场景、车场景呢?搜狗不认为这些是未来真需求吗?

  当然不是伪需求。

  不过搜狗的思路是继续做好擅长的软件方面,并利用核心技术“升级”产品提升用户体验。比如最近发布的“智能副驾”,就是“语音交互+地图”的产物。

  但王小川和搜狗上下又对边界这件事显得克制而有礼,在更大的技术突破之前,搜狗的思路更多体现在“维新”上,王小川在IPO内部信中说:

  新技术在现有产品中已经小试牛刀。以语言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技术,已经通过问答、语音和翻译等形态应用于搜索和输入法等产品中。借助问答技术,搜狗搜索能够针对问题返回更加直接和精准的答案,而非罗列网页链接,很好地改善了移动端的搜索体验。语音方面,搜狗手机输入法的语音输入日频次已达2.6亿次,比一年前增长80%以上,方便了输入。

  ……

  显而易见,这些牛刀小试且小有成果的应用,共同点是对现有产品体验的提升。

  不过,这些牛刀小试何时宏图大展、光芒四射,或许是下一个10年、20年的故事了。

  在下一个世代到来之前,最后不妨简短回顾下王小川和搜狗这20年的历程。

  王小川:20,30,40

新核心崛起,球队实现胜利连连

  王小川在1996

  1998年,王小川20岁。

  他刚刚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迷茫。以保送生身份进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王小川,因为沉迷于游戏,大学第一个学期只考到第28名,全班倒数第四。榜单就贴在教学楼外,这件事深深地刺伤了王小川的自尊心。

  诸事不顺,就是王小川当时的感觉。打击不仅仅来自成绩单,还有他当时心仪的女生成为了别人的女朋友。在这种煎熬和痛苦之下,王小川甚至研读过《完全自杀手册》。

  要知道,此前的王小川一直顺风顺水。

  初中以第一名考入成都七中数学实验班;1993年,因为获得全国数学联赛一等奖保送进入成都七中高中;1996年,因为获得国际奥林匹克信息学竞赛金牌,被特招进入清华大学……这些都加重了王小川当时的痛感。

  当然,那本手册他也就是看看。

  很快,王小川回归好学生的定位:游戏账号送人,把主要精力投入在学业上,开始让自己的生活步入正轨。而且他还开始兼职打工。

  一年后,王小川进入一家名为ChinaRen的互联网初创公司实习,三个斯坦福大学归来的留学生是创始人:陈一舟、周云帆、杨宁。当时和王小川一起在这家公司实习的,还有隔壁宿舍的周枫(现网易有道CEO),以及周枫下铺的许朝军。

  再一年后,ChinaRen被搜狐收购。由此,王小川变成了搜狐的实习生。也是在那一年,王小川被保送进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高性能所,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,直到2003年硕士毕业,然后加入搜狐出任高级技术经理。

  那时张朝阳给了他一个任务:“给你六个人头咱们把百度灭掉”。而两年后,百度才会赴美上市,一跃成为中国互联网的巨头之一。

  王小川在2008

  2008年,王小川30岁。

  他有了一个新身份:北京奥运火炬手;他也丢掉了一个旧身份:搜狗搜索负责人。

  搜狗是王小川从0到1组建起来的搜索业务,对外他一直是搜狗的代言人。不过在那几年里,搜狗并没有赶上百度的发展速度,正面战场的差距越拉越大。不过王小川也有意外的收获,那就是搜狗输入法。

  在搜狗士气最为涣散的2006年,搜狗输入法出现了。一年前,太原一家国企的汽车机修工马占凯辞职北漂,他有一个关于输入法的想法,屡次发信给百度未果,不得已他把邮件发给搜狗,邮件标题:“给我一次机会,让我成就你!”

  不到一个小时,王小川回复:三天后见。随后,王小川任命马占凯为输入法产品经理,最后的产品就是搜狗输入法,2006年正式发布。

  到2008这一年,搜狗输入法经过一波推广,市场占有率已经从一年前的2%提高到40%。但是王小川隐隐觉得不对,因为搜狗搜索还是没有起色。

  怎么办?

  王小川决定继续在工具产品上进行布局卡位:研发浏览器。直接抢占浏览器的搜索框、地址栏,试图扼住PC时代用户上网的第一道入口。

  这不是一个独特的想法。2008年,是PC时代浏览器混战的一年。这一年,Google发布了Chrome浏览器,微软发布了IE8 beta2,傲游(MyIE)浏览器如日中天,360旗下世界之窗浏览器势头强劲,此外还有Opera、腾讯TT、Safari、IQ浏览器……

  几十款浏览器混战,不缺搜狗这一家。

  所以,当王小川跑去跟张朝阳说:“我们做浏览器,浏览器成功了,搜索就成功了,浏览器失败了,搜索就失败了”时,张朝阳反问了一句:“IE有60%的市场份额,为什么微软的Bing没有成功?”

  那天,王小川坐在五道口搜狐大厦里,正捉摸如何说服张朝阳。突然办公室的门开了,一个他推荐进公司的人走进来:“老张亲口跟我说,搜索以后你不用管了,由我负责”。

  多年后,王小川回忆说当时张朝阳觉得他在玩巫术。

  王小川在搜狗

  还有一年,王小川就将年满40岁。

  断断续续说了好多年的搜狗IPO,这次似乎真的要实现了。搜狐在昨天的公告里明确表示:旗下搜索子业务搜狗计划向美国SEC提交文件,申请赴美进行IPO。搜狐表示,在市场状况允许的情况尽快推进搜狗IPO。

  回到百度上市的2005年,张朝阳当时誓言搜狗一年内流量超百度,直言Google“在中国没戏”,而且放出话来:不排除未来有可能会将搜狗单独上市。后来,张朝阳一直反反复复的说:“搜狗上市计划不变”。

  但后来,国内搜索市场一直是百度和Google的争夺,直到2010年。市场环境的改变,再次给了搜狗以机会。这时候,搜狗布局多年的浏览器开始发挥作用。也是在这一年,搜狗正式从搜狐拆分出来,独立运营、阿里注资。

  2011年底,搜狗宣称流量已经超过Google中国,并且首次实现季度盈利。坊间再次传出搜狗正在推进IPO的消息,但当时资本市场并不太好,搜狐视频也没有如愿成功上市。

  2012年,搜狐回购阿里手中的搜狗股份,又传一波上市消息。

  2013年,腾讯向搜狗注资4.48亿美元,并将腾讯旗下搜索业务并入搜狗,还获得腾讯多个一级入口。

  2015年,再传搜狗要上市,估值30亿美元。

  2017年初,又一次传出搜狗上市的消息,估值变为50亿美元。

  不过“价值”几何,可能不再重要,在中国互联网起起伏伏这些年里,王小川早已学会了和时间做朋友。

  那些曾经让他痛苦的商业纷争,他最后从夹缝中发芽长大;那些曾经让他梦魇难去的人物,他最后和解称为“亦师亦敌”。

  未来不知道,但从今往前回顾:

  这20年来,生于清华长在搜狐,抗百度击奇虎,断舍阿里联姻腾讯,一人一“狗”而已。

评论留言

暂时没有留言!

我要留言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